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李由)3日,“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招商項目正式簽約,這意味著我國首個光伏產業的“領跑者”計劃落地。專家表示,隨著國內光伏“領跑企業”成為業內標桿,將帶動其它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轉換效率,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并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競爭。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逆勢上漲,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73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669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04萬千瓦,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
為促進光伏先進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加強光伏產品和工程質量管理。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出臺《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中國將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實施“領跑者計劃”。
《意見》對2015年“光伏領跑者”項目提出了明確的技術指標,例如,多晶硅和單晶硅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應達到16.5%和17%以上;高倍聚光和薄膜光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分別應達到30%和12%以上;硅基、銅銦鎵硒、碲化鎘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2%、13%、13%和12%以上。
“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是該文件下發后首個獲能源局批準的光伏“領跑者”項目。其中12個單體項目總量為950兆瓦,包括7個“領跑者計劃項目”,每個項目單體容量100兆瓦;5個“領跑者計劃+新技術、新模式示范項目”,單體規模為50兆瓦。此外,還有一個50MW的基地公共平臺。
據了解,項目招商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負責,通過招標競爭的方式進行。項目共收到59家企業競標報名,來自國內的一線電力企業以及部分民營企業參與到其中100兆瓦項目的競爭中,另有23家企業角逐50兆瓦項目。
最終,聯合光伏、中國華電、華能、中廣核、中電國際、三峽、大同煤礦7家企業摘得100兆瓦項目,陽光電源、英利、晶科電力、正泰新能源、晶澳太陽能5家企業中標50兆瓦項目。
一位參與評選的專家表示,在企業申報資料提交和評優的全過程中,都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采用錄像和專設監督等方式,確保評優的客觀環境,所有專家均簽署了承諾書。最終入圍的12家企業無論從投資能力、經驗業績、專業態度還是從技術先進性來講,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聯合光伏執行董事,招商局資本董事總經理盧振威表示: “我們看到能夠入圍的都是有著豐富的國內外光伏電站運營經驗和管理能力的一線企業,這次獲得大同100兆瓦的項目開發權是對聯合光伏綜合實力的肯定。”
“我們將把全球首個光伏大型智能電站管理系統以及實時監測光伏電站的手機APP應用到這個項目中,并與全球領先認證機構TUV北德集團合作,引入全產業鏈的光伏產品檢測和認證系統,把大同光伏示范基地打造成綠色環保能源的中國名片。” 盧振威說。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下一步將在總結大同基地建設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和推廣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光伏產業升級共同促進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十三五”和更遠期光伏產業提質增效和實現“優質制造”提供市場保障。以上有上海耐勵泵業轉載
|